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国院士重生1977当知青笔趣阁 > 第一千二百章 昆仑镜(第3页)

第一千二百章 昆仑镜(第3页)

“当中微子辐射压骤减以及硅燃烧壳层坍缩的速度超过一定界限。。。。。。”

“嗯,按照我的计算,这个速度应该接近十分之一光速,也就是说,在两者并行的条件下,当外层硅燃烧壳层坍缩且满足辐射压骤减时,会产生一种‘壳层坍缩-激波’。”

“这种激波会异常强大,并引发时空剧烈震荡,从而形成引力波。”

“这就是虚空场理论中的预言之一恒星内部塌缩导致的‘壳层坍缩-激波反弹’模型预测。”

“理论上来说,该引力波信号会远比双黑洞或双中子星合并事件更弱,其引力波信号频率峰值按照我的计算应该在约2。1hz-4。2hz区间和左右,振幅1x10?22-9。8x10?22区间。。。。。。”

徐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虚空场论中有关于‘壳层坍缩-激波反弹’模型预测相关的内容。

相对比其他宇宙事件的引力波误入,他更愿意相信观测到这种异常引力波信号是参宿四本身发出来的。

而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引力波,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宇宙机制,更意味着他正在构建的虚空场论中的部分理论是对的。

那就是大质量的恒星晚年活动时,在核心坍缩前的‘硅燃烧层失控’过程中引发的时空剧烈震荡。

这是他研究虚空场理论和强电统一理论时通过对恒星内部元素聚变和引力波产生等复杂机制做出的恒星机制预言之一。

不过他从未想过会在参宿四上面观测到这一预言事件,毕竟早些年他研究参宿四的时候,参宿四内部的聚变形式还处于氦、碳聚变的阶段。

理论上来说,参宿四要完全燃烧聚变完内部的氦、碳、氖等元素,进展到硅燃烧聚变的程度至少还需要十几万年的时间。

但现在看来,说不定当初观测结果有误,或者是参宿四内部发生了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今还在校检的大型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数据有问题。

不过这个很好判断,找一台其他的望远镜观测一下参宿四,看看它最近的状态对比一下;亦或者是问问其他的天文机构,有没有正好在同时间段内观测参宿四的天文设备。

两者都能够轻易的对比出他们现在拿到的照片和观测数据是否有问题。

沙发对面,听完徐川的解释后,常华祥院士饶有兴趣的追问道:“那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观测到的异常引力波信号符合你所研究的那个激波反弹模型预测数据吗?”

徐川点了点头,道:“部分符合,但还需要后续保持跟踪观测,以观测获取更多的参宿四数据。”

“比如激波传播的速度、元素合成偏差、硅燃烧中微子探测等等。”

“这些关键数据在校准照片和这份miri天文观测数据都没有,所以我现在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闻言,常华祥院士也是长舒了口气,感慨着开口道:“如果真如同你所研究的一样,这次的异常引力波信号真实存在,且是参宿四硅聚变燃烧导致的,那这对于天文学界和天文物理学界来说,恐怕堪比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存在吧?”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了过来,笑着调侃道:“到时候诺贝尔奖怕是又得颁发一枚物理学奖给你。”

听到这话,徐川笑了笑,道:“相对比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的存在来说这种级别的预言还是要份量轻不少的。”

“至于诺贝尔奖。。。。。。”

顿了顿,他笑着道:“老实说对我而言吸引力现在也就那样了。”

对面,常华祥院士笑着摇摇头,调侃道:“也就是你了,这话说的,放出去大概会被一堆人锤死的。”、

不过对于眼前这位来说,诺贝尔奖或许对他而言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吸引力了。

毕竟真要按照成果颁发的话,他的那些科研成果,只要他愿意公开,足够包揽至少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时间的诺奖了。

。。。。。。

闲聊了几句后,常华祥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了徐川,开口问道:“说起来,你购买的这台大型空间望远镜还没有正式取名吧?”

名字?

这个徐川倒是还没仔细想过,购买清单和一系列的报告上的也只是个代号。

不过……现在想一个似乎也来得及。

思索了一会,他心中微微一动,想到了一个适合的名字,笑着开口道:“不如就叫做。。。。。‘昆仑·镜’,吧,全名昆仑·空间望远镜。”

“传说西王母有昆仑山神器,可洞悉时空,而今有昆仑镜可回溯宇宙,追本索源!”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