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若以一钱归翻译 > 第240章 漫谈吐蕃论古今(第1页)

第240章 漫谈吐蕃论古今(第1页)

夹带着私货的点心呈上之后,崔尧也并未借题发挥。

他深知,上赶的不是买卖,大唐聪明人何其多也,太过刻意反倒适得其反。

就这般点缀着就好,观察细致的聪明人总该有些先发于人的权力不是?

就比如长孙无忌,还有那许多位拿着玉米、薯片,端详着并四处小声询问的人们。

他们注定会因为还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获得一笔丰厚的酬劳。

而那些浑不在意,甚至五谷不分的蠢人,自然不在崔尧的考虑范畴。

陛下的讲话仍在继续,眼下已经过渡到了问策环节。

此事也是崔尧与李承乾早就商量好的。

大会共持续三日,这三日里的头一日乃是陛下专属的问政环节。

且首日的问政环节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乃是为陛下答疑解惑,听取民间的声音。

而第二部分的问政,崔尧则设计的颇为玩味。

名曰为民解惑。

顾名思义,就是百姓问政于君,旨在由百姓们将日常不太理解的政策或是觉得不公平的政策,借此向陛下发问!

为此,陛下将三司大佬、六部尚书全部带了过来,甚至曾经在职,如今已经下野的部官也招了过来,只要是目前在京中的大佬,一个不剩,全部与会。

第二日,则是自六部朝官开始,上至尚书、下至各司部郎中,皆有资格站立于高台之上,向上至陛下,下至百姓代表进行提问,以期触类旁通,达到解惑的目的。

崔尧的题眼就隐藏在这里,他为了第二日的问策,准备了数量繁多的问题,若是其他部门没太多需要解惑的问题,恐怕明日会让这厮独霸高台一天。

第三日的内容就颇为玄幻了,主角发生了转变,高台之上,进出自如,任何人都可以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景。

一旦发声之人言之有物,获得众人的半数的赞同。

那么,陛下协同三司六部就得集体评估所言之物的可行性,并当场表决。

无论是通过或是否决,必须有理有据,并由专人进行当场宣布。

这等事情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举动,只怕就是贤明如贞观大帝也不会同意如此行事。

可偏偏李承乾却没有看出此事一旦发生并形成永例之后,会对皇权天授有多大的冲击!

他只是觉得新鲜有趣,觉得不妨一试。

而崔尧本人,对于此事将要发生的影响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崔尧也并未有动摇皇权的初心,他只是从本心觉得,国家就该这般做。

至于道理为何,那却是不甚明了。

只能说,一个人从幼年接受的学识,对一个人的三观会有多大的影响,它会默默影响着人的一生,并潜移默化到潜意识中。

……………………

“就如朕刚才所述,西藏道并入大唐如今已逾五年,可情况并不如朝廷所设想的那般乐观。

苯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朕的子民仍然没有摆脱蒙昧,他们拜天拜地,拜所有能看到的死物。

他们如此虔诚,甚至虔诚到了朕无法理解的程度。

为了祭拜,他们烧掉了自己拥有的所有珍贵的东西,只为了祈求神灵的眷顾,甚至连自己下顿的口粮都毫不在意……”

随着陛下的诉说,在场之人,无论是大臣还是贩夫走卒都陷入了死寂。

哀其不幸者有之。

怒其不争者有之。

可偏偏就没有一个能与藏民共情之人,便是僧道两家宗教人士都露出了怒色!

“陛下!此乃邪教!贫道恭请陛下取缔此教派!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