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个部门的联合政策给出了优渥的补贴待遇。
只是,除了单车3。5万的现金,也同样规定了未来的退坡,2014年和2015年的补贴标准分别较今年会下降10%和20%,数字就变成3。15万和2。8万。
再加上地方性政策的时限没那么长,尽量抓住机会并寻求更多的扶持无疑是最好的。
朱泽辉这一趟过来沟通也是看到碳硅集团的原型车已经在测试,所以希望能够尽快地出成绩。
他面临俞兴的拒绝,多少有些失望,但也十分理解这种态度。
倒是俞兴把这件事拿到集团的会议桌上讨论,不少人都显得有些犹疑。
申城的补贴政策在今年就已经开始施行,不同的区甚至还有不同的补充,但“导向性”的扶持无疑让人浮想联翩。
要不,试试在明年就推动量产呢?
俞兴对于这种声音给予坚定的反对。
“申城确实会是我们前期的重点市场,但我们的车也是要拿到别的市场卖的,出了申城就没了这样的补贴,其它城市的消费者在面临一个新事物的时候,产品力还是重中之重。”
“不要搞那种因小失大的事情,不管是现金还是牌照,又或者充电优惠之类的东西,咱们都是当作锦上添花,得先做出‘锦’。”
老板立场一坚决,别的声音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也难怪出现这样的心思,一辆车五六万的补贴就是两个档次,而条件又不高,这看起来就可能关乎着第一款车的市场反响。
胡铮南会后找老板汇报了下手里工作的进度,也还提起补贴和扶持:“50公里的纯电续航是一点不难,难的还是怎么把车卖出去啊。”
俞兴笑道:“我有一计,把车左手倒右手,然后就能吃补贴了。”
胡铮南“呃”了一声,知道老板在开玩笑,但还真有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俞兴这时候又说道:“补贴这事就随缘吧,申城这边要每年看情况来制定退坡比例,不过,朱主任这次过来还提了个标准的事,倒是和我们也很相关,那就是怎么界定增程车的标准。”
国内对于增程车还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是把它划入插电混合这个大类别,至于后续是否会专门细分……这不清楚,但申城这边似乎在考虑进一步的划分。
同时,随着动力电池的发展,50公里会成为轻易跨越的门槛,这就催生出制定标准的需求。
整体政策肯定要等上面来制定,但申城这边可以先做区域性的试行办法,而这种先驱性的规定实际上很可能会反过来影响最后的政策制定。
朱主任没有在沟通中把这方面的事情说得太过直白。
只是……他这一趟过来就是态度的表明。
首先,碳硅集团的车必然要合规,不然,这边车刚上市,那边政策出炉,一旦不合标准,那就半途而废了。
其次,如果能贴着碳硅集团的性能来制定,也是一种定向的扶持。
增程车既用电,也用油,那么,纯电续航要做到多少?油箱燃料又要存在多大比例的上限?
这种东西一出来就很可能关乎着后续企业的产品。
胡铮南若有所思,转动着念头:“这要是贴着我们的目标做出个200公里纯电续航的标准,那不就变相提高进入门槛了。”
碳硅集团目前希望的电池性能就是提供这样的纯电续航目标。
俞兴哑然失笑:“怎么可能那么高?标准肯定是往下去,要是真细分出来,估计能比50公里高,不过,油箱比例还真得好好研究,这可能就是行业标准了,先看咱们这个油箱大小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合适。”
胡铮南点了点头,提前打个招呼,至少不会措手不及。
他边走边聊,又问道:“朱主任没提别的什么了?没说给我们放放贷款?”
“他也知道我们刚拿了融资啊,别的没提什么,哦,就是问了我一个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的选择。”俞兴说到这里,想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问的,但确实挺巧。”
胡铮南认真问道:“俞总,你怎么说?”
“他问我为什么想用磷酸铁锂的电池。”俞兴说道,“我说,磷酸铁锂的都是很常见的原材料,不像三元锂那样有卡脖子的风险,朱主任对这个答案还挺意外的,然后就没问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