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短篇中草药故事集锦 > 第274章 百草堂之砂仁(第1页)

第274章 百草堂之砂仁(第1页)

《砂仁记》

第一章

雨打砂仁

岭南的三月总裹着黏腻的雨,百草堂的青石板阶上爬满青苔。王宁蹲在药圃边,指尖抚过砂仁藤蔓上紫红的花苞,指腹磨出的厚茧蹭过带刺的蒴果,留下淡淡的辛香。他头戴竹编凉帽,藏青色长衫的袖口磨得发亮,腰间系着块浸透药汁的棉布围裙——那是二十年来泡在药罐旁的印记。

“哥,张掌柜家的药该煎了。”王雪端着铜药碾子从里屋出来,她梳着双丫髻,蓝布裙上别着个绣着“药”字的香囊,里头装着晒干的砂仁花。小姑娘踮脚往灶房看,“嫂子今早又吐了,要不要加把紫苏梗?”

王宁直起身,眉峰微蹙。张娜的孕吐近来愈重,昨夜他特意挑了粒圆实的阳春砂,用竹刀剖开,取种仁同紫苏梗蒸了蜜膏。正想说“已备着了”,却见街对面济世堂的幌子猛地晃了晃,孙玉国挺着油光锃亮的肚子站在门口,绸衫领口别着块玉佩,倒像个绸缎商而非药铺老板。

“王掌柜,”孙玉国的声音裹着雨气飘过来,“听说尊夫人胎气不稳?我这有批刚到的‘安胎神砂’,要不要匀你点?”

王宁没接话,转身进了药铺。柜台后,张娜正扶着桌沿干呕,鬓角的碎发被汗濡湿。她见丈夫进来,勉强扯出笑:“别听孙玉国胡扯,你配的药我喝着舒服。”王宁拿起陶罐,倒出琥珀色的药汁,沉声道:“砂仁性温,配紫苏梗理气,最适合你这湿阻反胃。他那‘神砂’来路不明,别沾。”

话音未落,李婶跌跌撞撞冲进来,粗布裤腿沾满泥点:“王掌柜!救救我家老头子!上吐下泻的,刚吃了孙老板的药,反倒更重了!”

第二章

以假乱真

济世堂里,孙玉国正给刘二狗使眼色。后者揣着个瓦罐,缩头缩脑往镇外的山泉走。孙玉国捻着山羊胡,盯着账本上的“砂仁”二字冷笑——这批绿壳砂是钱多多低价甩卖的,看着饱满,实则晒干时用了烟火,辛香尽失,偏能唬住不懂行的村民。

“孙老板,”钱多多掀帘进来,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那批砂再给我加两成价,我保准不再卖给百草堂。”他穿着锦缎马褂,指缝里还沾着药材粉末,眼神却瞟着窗外的动静。

孙玉国啐了口:“你当我傻?阳春砂售价高,这绿壳砂能顶用就行!”正说着,刘二狗跑回来,裤脚淌着水:“老板,成了!那山泉下游就是李婶家的田……”话没说完,就被孙玉国踹了一脚:“闭嘴!干活去!”

此时百草堂里,王宁正给李叔诊脉。老人面色发灰,手捂着肚子哼哼,王宁指尖搭在他腕上,眉头越皱越紧:“脉滑而濡,是寒湿困脾。孙玉国给你用了什么?”

“就是这玩意儿。”李婶掏出个纸包,里面的砂仁颜色暗沉,闻着有股焦味。王宁捏起一粒,指甲掐开,里头的种仁干瘪发黑。“这是用火焙干的绿壳砂,性燥伤胃,哪能治寒湿腹泻?”他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个陶罐,倒出几粒紫红砂仁,“你看这阳春砂,皮上的柔刺带霜,剥开有清辛气,得配白术、干姜才能温脾止泻。”

张阳蹲在灶前煎药,竹编药筛里摊着刚炒好的砂仁。他忽然抬头:“掌柜的,这几日患病的都是喝山泉的人家,会不会是水源有问题?”王宁心里一动,看向窗外的雨帘:“张阳,你去山泉那边看看,小心些。”

张阳应声拿起蓑衣,腰间别着把柴刀。他刚走到镇口,就见刘二狗鬼鬼祟祟地从山涧钻出来,手里还拎着个空瓦罐。“你在这做什么?”张阳喝了一声,刘二狗吓得一哆嗦,撒腿就跑。张阳追了几步,脚下一滑摔进溪里,等爬起来时,浑身湿透,冷风一吹,顿时打了个寒颤。

第三章

安胎风波

张阳回到百草堂时,脸色发白,捂着肚子直哼哼。王宁赶紧取了砂仁,和干姜一起放进药臼,竹杵捣得咚咚响。“你淋雨受寒,脾阳受损,”他边捣边说,“这砂仁配干姜,能温中散寒,比单纯喝姜汤管用。”

药汁刚煎好,门外突然吵吵嚷嚷。孙玉国领着几个村民堵在门口,手里举着那包焦味砂仁:“大家快看!百草堂用这种劣药害人!李叔吃了更重,张阳也病倒了,王宁就是个庸医!”

“你胡说!”王雪冲出来,指着孙玉国,“我哥用的是阳春砂,是你卖假药!”村民们却半信半疑,有人喊:“听说他老婆怀着孕,他自己都敢用药,别是真有毒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