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将竹篮护在身后:"这是山野药材,谁都可以采,凭什么给你?"
"凭这个!"郑钦文挥了挥砍刀,"识相的就把果子留下,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林婉儿忽然吹了声口哨,林中传来几声狗吠,一条大黄狗从树后窜出来,对着郑钦文等人狂吠。"这是老汉家的狗,跟着我们过来的。"林婉儿笑道。
郑钦文等人被狗吓得后退几步,王宁趁机道:"我们只是采些救人的药,你们若再纠缠,我就报官了。"郑钦文见状,骂了句脏话,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第三章
炮制玄机
回到百草堂,已是午后。张娜早已烧好了热水,见他们平安回来,松了口气:"快把果子拿出来晾着,我去准备炮制的工具。"
药铺后院,王宁将鸡嗉子果倒在竹匾里,果实饱满,红紫相间,表面的瘤状突起清晰可见。"这果子性平,味甘酸苦,直接用也行,但炮制后药效更好。"他对围过来的王雪和林婉儿说。
张娜端来一个陶罐,里面装着沙子:"用砂炒法吧,能增强消积的功效。"她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将沙子倒进铁锅,架在火上翻炒。
王宁拿起几个果实仔细看了看:"要选熟透的,没虫蛀的。"他挑出几个品相好的,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雪妹,记着,炮制前一定要净选,去除杂质。"
等沙子炒得滚烫,张娜将果实倒进去,用长柄铲子快速翻炒:"砂炒要勤翻,不然容易焦。"她动作娴熟,果实渐渐变得微焦,散发出淡淡的果香。
"差不多了。"王宁示意关火,将炒好的果实倒进竹筛,筛去沙子,"这样一来,药性更易发挥,也便于储存。"他拿起一个炒过的果实,掰开给众人看,"里面的果仁是扁圆形的,这就是种子,明年可以试着种一种。"
林婉儿看着竹筛里的果实,忽然想起什么:"我奶奶说,这果子煮水喝能治咳嗽。"王宁点头:"对,它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正好最近镇上有些人体虚咳嗽,可以试试。"
刚忙完,药铺门口就挤满了人,都是带孩子来看病的。王宁让张娜配药,自己则给孩子们诊断。"都差不多,是食积生虫。"他取出炒好的鸡嗉子果,研成粉末,"每服一钱,用米汤送下,早晚各一次。"
张娜则在一旁配辅助药材:"加点山楂、麦芽,消积效果更好。"她动作麻利地称药、包药,素色的衣袖随着动作轻轻摆动,香囊里的药香飘散开来,让焦急的家长们安心不少。
王雪在一旁帮忙递药包,看着家长们感激的眼神,心里美滋滋的。忽然,她看到刘二狗在人群外探头探脑,刚要喊住他,那人却一溜烟跑了。
傍晚时分,第一个服药的孩子家长就跑来了,脸上满是喜色:"王掌柜,太神了!我家娃喝了药,拉了好多虫子,现在肯吃饭了!"
消息很快传开,百草堂门口排起了长队。王宁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张娜心疼地递过一块干粮:"先垫垫,别累坏了。"
这时,钱多多背着个钱袋走进来,满脸堆笑:"王掌柜,恭喜恭喜啊!"他擦了擦汗,"前几天被孙玉国拦住了,没来得及送药,这是刚到的货,您看看。"
王宁看了看药材,点点头:"钱老板有心了,以后常来。"钱多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是自然,跟王掌柜做生意,放心!"
第四章
风波再起
过了几日,镇上孩子的病渐渐好转,百草堂的名声更响了。王宁正坐在柜台后整理药方,林婉儿拿着几株鸡嗉子果幼苗走进来:"我试着用种子种的,发芽了。"
幼苗茎叶嫩绿,叶片已经初具形态。王雪凑过来:"真可爱,以后我们药铺就有自己种的鸡嗉子果了。"
张娜端着一碗汤药出来,对王宁道:"隔壁李婶咳嗽了好几天,我用鸡嗉子果煮了水,加了点冰糖,让她试试。"她将药碗递给前来取药的李婶,"趁热喝,能清热解毒。"
李婶接过药碗,刚要道谢,孙玉国却闯了进来,脸色铁青:"王宁,你用的什么假药?我侄子吃了你的药,病情加重了!"
众人闻言都围了过来,王宁皱眉道:"我用的都是正经药材,怎么会是假药?"
"还敢狡辩!"孙玉国一把推开人群,指着门外,"我侄子就在外面,你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