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陈可欣听完,点点头。
他参与了剧本设计,但主要编剧是香江著名编剧秦天南,这位也参与了《门徒》的剧本设计。
陈可欣是故意将三人塑造成不同性格的,这样才有冲突和矛盾。
但像张远这般用哲学概念去解释,他没想过。
但的确恰如其分。
“而且我觉得,剧本中的三个人物,既老大老二老三,他们的思想转变,刚好也是一二三次。”
“庞青云被奎字营坑了之后,变的性格乖戾,一心只想往上爬。”
“赵二虎开始时全盘接受大哥的想法和说法,后期发现了大哥的谎言,进而不再言听计从。”
“姜武阳则是初期听二哥,中期信大哥,最终发现大哥骗了自己后,转而刺杀对方,刚好变了三回。”
“所以我觉得,姜武阳这个角色的戏份虽然不及那两位多,但其实不好演。”
“短短一百多分钟的电影中,要有三次价值观变化和伴随而来的状态变化,很难。”
张远侃侃而谈。
说这些,就是为了解释这个角色的难度。
而角色难,就……得加钱!
先垫一下,一会儿就有说道。
“好。”陈可欣非常满意。
张远对角色的理解,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能这么快就琢磨明白人物的递进,果然不是凡人。
看来他在门徒中的表现并非超常,只是正常发挥。
我怎么感觉他比我这个导演都明白呢?
张远见对方满意,便不再多说。
《投名状》这部戏,证明了三件事。
李连界是真影帝。
刘德桦是真影帝。
金城武是真不咋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关系,能力,理解,我都要超过对方。
得让你知道,我是值这个价的。
晚上一起吃了个饭,详谈甚欢。
第二天又与编剧组碰头聊了阵。
而曾佳则按照计划,去与陈可欣的副手谈片酬问题。
现在的张远不是以前那般,对方开价他就接受。
数额太大,肯定会讨价还价的。
这时候他和陈可欣当面划价,就容易产生矛盾。
两人都派出自己的副手干这活,哪怕闹翻了,他俩照样能乐呵呵的一块喝茶。
辰龙和李连界在剧组“斗法”时也从未亲自下场,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