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中草药简短小故事 > 第261章 百草堂之草豆蔻(第2页)

第261章 百草堂之草豆蔻(第2页)

张娜立刻接过药方去抓药,指尖在药柜里翻飞,银簪在发间一晃一晃,带起阵清凉的薄荷香。王宁则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赵伯的尺泽穴上轻轻一点,老人剧烈的咳嗽顿时缓了些。

“赵伯,”王宁的声音很稳,像秋日里平静的湖面,“您这病不是草豆蔻能治的。腹胀是阴虚火旺,虚火扰胃所致,得滋阴降火才行。”他从药箱里拿出个小瓷瓶,倒出几粒蜜丸,“这是用梨膏和川贝做的,您先含一粒,润润喉咙。”

赵伯含着蜜丸,喉间的灼痛感渐渐减轻,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些清明:“王掌柜……我刚才听孙玉国说,你前几日也给我开了治腹胀的药……”

“那是上周,您淋雨着凉,腹胀伴恶寒,我用的是藿香正气散。”王宁从药箱夹层里抽出张药方,油纸在雨气里微微发潮,“您看看,这里面可没有草豆蔻。”

人群里发出一阵议论,孙玉国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刘二狗悄悄往后缩,被郑钦文拽了一把,两人眼神躲闪,不敢看村民的眼睛。钱多多不知何时也站在人群后,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却没人理他。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阵清脆的药铃声,叮铃铃穿过雨幕。众人回头一看,林婉儿提着个竹篮站在雨里,粗布襦裙上沾着些泥点,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麦冬,翠绿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她走到赵伯身边,放下篮子,从怀里掏出块晒干的石斛,用银簪刮下些粉末,混着温水递给老人:“先喝点这个,能救急。”

孙玉国见有人解围,立刻嚷道:“这位姑娘说得对!治病就得用猛药!王宁,你别在这儿装模作样了,赵伯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看你百草堂还怎么开下去!”

林婉儿抬起头,雨珠顺着她的发梢滑落,滴在竹篮里的麦冬上。她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孙掌柜,草豆蔻性温燥,归脾胃经,治的是寒湿阻滞的腹胀。可赵伯的脉案我看过,是阴虚血燥,用草豆蔻就像往火里添柴。”她顿了顿,药铃在风中轻响,“《本草纲目》里写得明白:‘草豆蔻,若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服之反助火伤津,为害不浅。’你连这点都不懂,也敢开药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像把锋利的药刀,精准地剖开了孙玉国的伪装。他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脸色由红转白,最后狠狠瞪了刘二狗一眼,转身躲进了后堂。

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回春堂的门槛上,映出片湿漉漉的亮。王宁扶着赵伯站起身,张娜已经把熬好的汤药端来,青瓷碗里飘着麦冬和玉竹的清香。老人喝了两口,长长舒了口气,眼里的红血丝淡了不少。

“王掌柜,多亏了你啊。”赵伯拉着王宁的手,老树皮似的手掌微微颤抖,“也怪我自己糊涂,贪便宜去了回春堂……”

王宁摇摇头,帮老人理了理衣襟:“治病不分药铺,只分对错。赵伯,您记住,以后再不舒服,先看看自己舌头,要是红得厉害,就别碰那些辛辣的东西。”

林婉儿收拾好竹篮,药铃声又响起来。她走到王宁身边,低声道:“孙玉国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手里的陈草豆蔻,怕是不止卖给了赵伯一个人。”

王宁望着回春堂紧闭的门板,心里沉甸甸的。张阳叹了口气,用竹杖拨了拨地上的陈草豆蔻,那些干瘪的种子在雨水里泡得发胀,像一颗颗扭曲的人心。“这药啊,既能救人,也能害人。”老药师的声音里满是沧桑,“就看握药的人,存的是什么心了。”

王雪站在哥哥身后,看着那些被雨水泡烂的陈草豆蔻,突然明白了早上哥哥为何要让她看《本草图经》。原来那些细致的描绘里,藏着的不仅是药材的形态,更是医者的分寸。她悄悄握紧了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新收的草豆蔻,温温的,带着草木的清香。

雨停了,巷子里的积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百草堂的幌子在风里轻轻摇晃,药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在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开来。王宁知道,这事儿还没完。孙玉国埋下的祸根,就像那些没处理干净的陈草豆蔻,迟早还要在某个角落,生出更烈的火气来。

赵伯喝下药汤的第三日,阳光总算穿透了连绵的雨云。百草堂前的石板路上,水洼里浮着零落的梧桐叶,被风一吹,晃出细碎的金光。王宁正在柜台前整理药账,鼻尖萦绕着新晒的陈皮香,忽然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药铃声——叮铃,叮铃,清越得像山涧的泉水。

他抬头时,林婉儿已经站在门槛外了。她今日换了件月白色的粗布襦裙,裙摆绣着几株淡青色的麦冬,竹篮里装着些刚采的玉竹,根茎饱满得像浸了水的象牙。“赵伯的脉息稳了些,但阴虚的底子还没补回来。”她把玉竹放在柜台上,指尖划过光滑的根茎,“我加了些石斛在药里,你看看合用不合用。”

王宁拿起一段玉竹,在指间捻了捻。表皮黄白相间,断面泛着莹润的光泽,凑近一闻,有股清甜的草木气。“你采的这是三年生的玉竹,滋阴而不腻,正好中和他体内残留的燥气。”他回头喊张娜,“把这些玉竹晾在东边的竹匾里,记得垫层桑皮纸。”

张娜应声从后堂出来,素色围裙上沾着些山药粉。她刚把玉竹摆好,就见王雪背着采药篓跑进来,粗布篓子里的草豆蔻沾着新鲜的泥土,蒴果上的绒毛还带着湿意。“哥,张药师让我去后山采的,你看这成色!”小姑娘献宝似的捧起一把,褐色的蒴果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比钱多多送来的饱满多了!”

王宁接过一个蒴果,用指甲轻轻一划,果皮立刻裂开,露出里面乳白色的种子团。他取出一粒种子,放在舌尖尝了尝,辛辣里带着微苦,余味却有淡淡的回甘。“确实是好货。”他赞许地看了王雪一眼,“记得让张药师用盐水炮制,每斤草豆蔻加二两盐,浸足三个时辰再炒。”

王雪刚要应声,就见钱多多慌慌张张闯进来,藏青色马褂的扣子扣错了两颗,算盘珠子从袖袋里掉出来,滚得满地都是。“王掌柜,不好了!”他一把抓住王宁的胳膊,山羊胡抖得像秋风里的枯草,“孙玉国……孙玉国带着刘二狗他们,在村口说您的草豆蔻是假药!”

王宁心头一沉。张娜正往陶缸里装炮制好的草豆蔻,听见这话,手里的木勺“当啷”一声掉在缸底,发出沉闷的响声。“他自己用陈草豆蔻害人,还有脸污蔑我们?”她气得脸颊发红,香囊上的药葫芦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林婉儿捡起地上的算盘珠,放在掌心掂了掂:“他这是怕赵伯的事传开,想先下手为强。”竹篮里的玉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村口的老槐树底下,此刻怕是围了不少村民。”

王宁沉默片刻,拿起药箱里的铜秤。秤杆上的刻度被摩挲得发亮,秤砣坠着红绳,晃出细碎的影子。“既然他要辨药,那我们就去辨个明白。”他往药箱里装了些东西,转身对王雪说,“把你刚采的鲜草豆蔻带上,再拿两包炮制好的,还有孙玉国卖给赵伯的那种陈货。”

一行人走到村口时,老槐树下果然挤满了人。孙玉国站在石碾上,青色马褂被风吹得鼓鼓的,手里举着包褐色的药末,正唾沫横飞地嚷嚷:“大家看看!这就是百草堂的草豆蔻!磨成粉都发灰,肯定是用陈货冒充新货!我回春堂的药,哪样不比他的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二狗和郑钦文在人群里起哄,引得几个不明就里的村民交头接耳。赵伯拄着拐杖站在人群外,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清亮,看见王宁来了,急忙往前凑了凑:“王掌柜,你可来了!这孙玉国太不是东西了!”

王宁没急着说话,先让王雪把带来的东西摆在石桌上。鲜草豆蔻的蒴果还带着泥土,炮制好的种子团圆润饱满,陈货的碎末则在纸包里泛着暗沉的灰色。三样东西摆在一起,优劣一目了然。

“孙掌柜说我的草豆蔻是陈货?”王宁拿起一颗鲜蒴果,用指甲剥开,露出里面雪白的种子团,“大家看清楚,新采的草豆蔻,蒴果上的绒毛是褐色的,种子团洁白湿润,闻着有股清苦的香。”他又拿起炮制好的草豆蔻,放在手心搓了搓,“用盐水浸过再炒的,颜色是浅黄的,手感干爽,嚼起来辛辣里带点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