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世家子科举清涴 > 8090(第2页)

8090(第2页)

既然你是为了儿女,就别再发疯,给他们添乱!”

江夫人眼泪又流了出来,哀哀念叨:“是他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我为他生儿育女,他却一点都不感激,打心底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的儿女。”

崔老夫人不想看她,别开头对钱夫人道:“你将江氏送到她的陪嫁庄子去,就说老三受伤,她受刺激犯了癔症,要安静修养。

让张氏去伺候宁三,宁八郎送给他的亲祖母徐姨娘看顾。

四娘五娘,跟着阿瑶一起读书,夏氏你平时多费心看着些。

我这个长辈,就无需宁二郎来请安了,他每日必须前去徐姨娘院子晨昏定省。”

她看向呆怔住的江夫人,面无表情道:“等老三死了,你的癔症就该能痊愈了。”

张氏身为妾室,伺候身受重伤的宁悟晖,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宁八郎由自己的亲祖母徐姨娘照看,也无可厚非。

徐姨娘心疼宁悟晖,想要替自己的亲生儿子出气,宁毓闵天天在面前请安,她定要要衡量一下,给自己已然废掉的儿子出气,还是选已然长大,前途大好的亲孙子。

宁悟晖以后的脾气只怕会更加暴戾,张氏能伺候他多久,只有天知晓了。

江夫人完美避开,简直是最完美不过的安排!

崔老夫人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容,“当年宁三就是徐姨娘亲自抚育,她是我的婢女,年轻时,老头子就看中她的聪明。

富贵安逸了这些年,徐姨娘只怕更加聪明,心气更高了。

宁三给她请不了诰封,还有宁二郎这个亲孙子可盼。

再不济,她亲自抚育宁八郎,何愁养不出个给她争光的人。”

徐姨娘养出了个宁悟晖,真算不上有大智慧。

宁毓闵已经长大,有自己的主见,徐姨娘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

至于宁八郎会如何,就只有天知晓了。

钱夫人对崔老夫人佩服不已,夏夫人也听明白了,对她只有拍案称绝。

江夫人心里乱糟糟,头也有些晕,过了好一阵,她才回味过来,眼里又浮起泪,欲将施礼道谢。

崔老夫人站起身,看都不看她,道:“我可不是为了你好,我也是为了我的亲生儿女们。

否则,我管你们要死要活。”

钱夫人与夏夫人一道送崔老夫人出门,她拄了拄拐杖,道:“你们回去看着她,别一会又吵着要死要活。”

两人忙应下,待崔老夫人离开之后,才转身回屋,仔细安排起来。

另外一边,宁毓承对着不知所措,痛苦的宁毓闵,他一时也答不上来。

亲人之间的羁绊,爱恨,无法仅仅用利益得失来衡量。

当岁月过去,回头再看时,当时以为无比正确的决定,兴许有不一样的看法与体会。

比如宁礼坤,看到自己宠爱的儿子,从意气风发的一州知府,变成那等模样,他应该也有过后悔吧?

月亮的清灰洒在庭院中,流水叮咚,菊花怒放,不知从何处飘散来的桂花香气,与药味交织,在鼻尖萦绕。

繁华背后,满目疮痍。

宁氏一族,像极了眼下的大齐。

黄嬷嬷急匆匆走了过来,屈膝福了福身,道:“二郎,夫人与夏夫人都在后院陪着你阿娘,夫人请你过去一趟。”

宁毓闵听到江夫人,忙抹了眼泪,对宁毓承点点头,“小七,我先去找阿娘。”

黄嬷嬷对宁毓承道:“七郎放心,老夫人都已经安排好了。”

宁毓承听到是崔老夫人的安排,便留下福山守着宁悟晖,顺道打听消息。

在快歇息时,福山回来了,宁毓承听完,长长叹了口气。

他是晚辈,实在没太多功夫去管府中这些乱事,由崔老夫人出面处理,最好不过了。

宁毓承心头不由得一动,翌日他前去知知堂看望过宁礼坤,再拐去了崔老夫人的跨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