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喊娘了。”
“小公主会说话了,真乃小仙童!”
“小公主喊得可真好!”
这是个打哈欠都会被夸的年纪。
小明阳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但不妨碍她学会喊娘后对着云挽一遍遍喊,细嫩的小奶音似裹着厚厚的蜜浆,甜得人发腻。
阿绥羡慕,握住妹妹的手温声引导:“小宝喊阿兄,来,阿~兄~”
“啊啊~”
“皇兄?”
阿绥见她拗不过音,换了个称呼。
小明阳蹦出一个字:“兄!”
阿绥换言:“喊哥哥,哥哥?”
小明阳:“鸽!
鸽!”
“鸽鸽鸽!”
虽然喊得不标准,但身为兄长的阿绥已经很满意了。
妹妹先学会了喊哥哥,而不是父皇。
得知女儿会喊人了,景宣帝当即丢下奏折去了栖云宫,听小明阳喊人。
奏章可以晚些批,大不了磨练一下儿子,但女儿第一次说话喊人的机会是万万不能错过的。
然而不管是‘父皇’还是‘阿爹’对初学说话的十个月婴儿来说发音都很难,最后景宣帝退而求其次,任由女儿喊自己‘呜哇’。
接下来的日子,小明阳说话越发利索,喜欢一个字喊人,譬如茯苓喊她‘苓~’,月牙喊‘牙~’,钟嬷嬷喊‘嬷~’,雨雪可爱的模样惹得人爱不释手。
同时还学会了走路,直到周岁后小明阳已经不需人搀扶便能走上数丈。
然而她也是个懒惰的宝宝,不喜下地走路,只喜欢由人抱着,尤其是老父亲景宣帝的怀里。
待在他怀里小明阳能看到最广阔的视野,景宣帝对这个小女儿向来百依百顺,平日里常抱着去四处,就连勤政殿也放置了小明阳的婴儿床。
以至于大臣们对于经常带着一身奶味去上朝的天子见怪不怪,一看就知不久前抱过小公主。
殿中,云挽命人搬开地上的椅凳和女儿的玩具,空出宽敞的地面。
她示意宫人把小明阳放下,接着招手:“小宝,来娘这儿。”
穿着虎头鞋的脚掌一落地,小明阳本能地蜷腿。
宫人下意识去搀扶,被云挽制止:“别动,让她自己走过来。”
云挽发现,她家小宝知道一旦她伸手要抱没人会拒绝后,就变得越发不爱下地,连站着都不肯。
她担心这样下去对女儿的腿骨生长不利,询问太医后决定当个严母,必须要求女儿每日下地走路。
没了搀扶的宫人,小明阳站在地上可怜巴巴看向云挽:“娘~”
这一声喊得人都心软了。
按捺住心软,云挽故意板起脸:“撒娇也没用,朝娘走过来。”
这小家伙一开口,没人能遭得住,否则她爹她哥哥的底线不会一步步降低。
钟嬷嬷和茯苓等人连忙垂下头,佯装看不见小公主水汪汪的大眼睛。
小明阳愣在原地,粉白的衣裳衬得她玉雪可爱,头顶扎着两个小啾啾,浑身香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