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七天时间过去,赵清虎成了老赵家最碍眼的人,不干活也就罢了,天天还吃不少。
赵老头硬着头皮忍着,老李婆子每天骂骂咧咧。
赵清虎反正是油盐不进,早上拿了窝窝头离开,晚上喝了糊糊回房。
赵老头的心思他大概也看出来了,似乎是在等赵怀远父子二人从县城回来。
农耕社会,古代王朝,春耕是最大的事情,县里面的童生试会在春耕之前出结果,赵怀远父子二人也会回来。
村后面的竹林不小,但是,前后抓了十天,连蛇洞都被大郎几个刨了一遍,实在是找不到了,想要继续捕蛇,需要上石隆山。
这段时间,赵清虎可谓是大赚一笔,也给赵大郎他们添置了不少东西。
一只产奶的母羊,花了二两银子;还有两只猪崽子,数十只小鸭小鹅。
粮食也买了不少,足够赵大郎他们吃到秋收。
即便如此,他手中也有不少余钱。
十两一个的银锭子有三个,五两的银锭子有二十一个,一两的银锭子也有十七个。
这些加起来,足足一百五十二两。
还有一些碎银子也值个一二两,都是买东西的时候,人给找零,用剪刀搅下来的碎银子,或是一钱或是两钱,或是五钱,不得不说,这些家伙手真的很熟,一剪刀下去,一点不差。
碎银子也是能流通的,当然了,多了的话也可以去钱庄兑换成银锭子。
清水镇虽然还算繁华,可镇上可没有钱庄,需要去县里面。
铜板更多,堆起来足足一大堆,赵清虎晚上没事的时候还数了数,足足有四千六百七十六个大铜钱。
十天时间,通过捕蛇,赵清虎不仅给赵大郎他们添置了大量工具、粮食,还挣下了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的巨款。
这在绿竹村,只计算手中存银的话,他即便不是第一首富,也能排上前三。
绿竹村有上百户人家,田地不少,寻常农家大部分资产都是土地,当然破家值万贯,家里面一件一件添置的东西也值不少。
只要有十几亩田地,卖出去也是几十上百两银子。
不过,农家的田地是立身根本,寻常时候根本没人会买卖田地。
整个绿竹村,基本上都是差不多,没有地主。
不过,村里面有五十多亩水田,是镇上王员外家的,村里面有几户田地少的,算半是自耕农,半是佃户吧,壮劳力少,开荒效率也不高,干脆一咬牙就租借了田地种植,一年要上交一半收成当租子。
王员外算是心善的,毕竟,五成租子其中还有两成是要交税的,他出了田地,真正进自已口袋的只有三成。
听闻,隔壁村也有佃户,收租要收走六成,佃户能赚取的很少。
早上,赵清虎拿了窝窝头,离开老赵家后,转手就换成了肉包子。
新家,篱笆已经扎了起来,密密麻麻,有一人高,用的都是竹子,能隔绝外面的视线。
推门进去,赵大郎他们都在,一大家子坐在一起,正在喝精米、糙米混合的米粥,四个小的,则是全精米的粥,一人还有一小碗温热的羊奶。
“爹|爷爷!”
赵清虎点了点头,“这几天怎么样?”
赵大郎笑了,“爹你放心,有了那些工具我们开荒的效率很高,已经开出了五亩田,开始蓄水了。”
“嗯!”
赵清虎点了点头,“按照这个速度,春耕前应该还能开出两三亩,回头我去看看。”
说着又看向了大丫她们。
“鸡鸭鹅,还有小猪仔咋样,养着它们不会累吧?”
“爹你放心,我们不累的,而且大哥、大嫂给我们吃的好,吃得饱,每天还吃三餐,这几天我们都养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