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们都是伺候庄稼,侍弄田地的行家。
大家考量的也都有道理。
不过,赵清虎还是不打算种上冬小麦,又是平地又是翻地,还要重新起垄,耗时耗力,他还是打算种植油菜。
反正油菜也能在地垄上播种,一条地垄播种两排油菜就是,而且,中间的空挡也能挖开来种油菜。
村上有油坊,油菜收了,能榨油。
至于冬小麦,他打算再开荒旱地,用来种大豆,大豆才是正经跟冬小麦轮种的作物。
他们这里,大豆只能种一季。
种两季,不仅时间跟不上,而且,种上两季大豆后,你根本就种不了种小麦。
不仅地里的肥力跟不上,而且时间也会冲突。
种油菜,倒是可以种两季大豆,就是不能种冬小麦。
即便是种油菜,你要想种上两季大豆,也必须在春天油菜开花的时候,点豆种植。
种瓜点豆,可不是空穴来风,春季种大豆,就必须用点种的办法。
用类似洛阳铲的豆铲,在油菜地的间隙,前面一人用豆铲挖坑,后面一人点种,一个坑十几颗豆子不在话下。
这就是点豆。
清明时节,种瓜点豆,时间刚刚好,此时油菜花也开到了最好,点豆子的时候,还能帮着油菜授粉。
赵清虎内心有了决断,几个汉子吵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
赵清虎把锄头往肩上一扛,回家去了。
咸吃萝卜淡操心,你们家有棉花地吗?
去了一趟水田,水稻长出来了,也有将近二十厘米了,可是,因为太密集,瘦瘦小小的,跟他印象中的水稻很不一样。
“哎,还是要增肥啊,即便是佃种的水田,也不能放任不管。”
王老爷人不错,自已也不能坑他啊。
走了一趟山坳,还是自已的办法好,这八亩田水稻,看着就比之前的茁壮不少。
难怪村长这种种地几十年的老把式,都要问自已这新的种植水稻的办法。
二郎入学当日,是老三赵清狗家摆流水席的日子。
赵清虎带着家里人去帮忙,吃流水席的时候,他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是糙米饭,但是,那炖菜里面,有豆腐有肉,还有萝卜白菜,打菜的是本家至亲,就是三叔家的两个堂弟媳,对他自然也大方,他那一碗有不少肉。
连续两日,都是中午摆上的流水席。
老三跟老四比赵清虎更绝,已经放话断掉的赵清香他们没请,连二房都没通知,就把老两口拉了过来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