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还不是家里那口水井闹的。”
杨叔无奈叹口气。
杨叔家住泰安里弄堂,家里本是有一口水井能够打水的。
平时他妻子还会在水井边上帮人浆洗衣服挣点小钱。
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水井突然没水了。
事发突然,杨家只能去隔壁邻居家里挑点水来应急。
这么着也不叫个事,偶尔一次两次的还好,经常去少不得看人眼色。
老水井不出水,打一口新井花费大不说工期还长。
中间的空档期让杨叔上哪去弄水。
再说打水井不是小事情,四邻听说了又是一团乱麻。
小弄堂里这一点特别不好,人口密度大,摩擦也多。
遇见容易相处的邻居是最好的,碰上个掐尖要强或是斤斤计较的,容易把人整的鸡犬不宁。
江瑜想了想说,“我要带念念去成衣铺子,顺路过去看一眼吧。”
她也不指望真的能立刻帮助杨家解决问题。
主要是想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要是实在不行,江家花点钱,再牵一根水管也不是什么大事。
他没必要看人眼色过日子。
江家人是特别护短的,见不得自家人受气。
杨叔听了窝心。
他在江公馆工作的时日不短,一直勤勤恳恳,如今大小姐能关心他们家到这种地步,他深感安慰,便听从江瑜的话,开着车回到泰安里弄堂。
车停在弄堂口,里头窄小,别克是开不进去
门口有不少洗衣服、择菜的女人打量着打扮不俗的江瑜母女。
仰头能看到家家户户牵起的晾衣绳,像是迎风招展的彩旗。
巨大的双妹牌花露水的广告牌侵蚀着本是众生平等的阳光,让本就逼仄的弄堂更显潮湿狭窄。
弄堂里一个系着围裙的妇人端着木盆出来倒水。
轻手轻脚的样子生怕自已的水弄到人家才洗好的衣服上。
如此旁边的大婶们对她也没什么好脸色。
江瑜看见默默记在心里。
女人倒完水看着打头的杨叔迎面走过来,眼中一喜,“老杨,你怎么回来了?”
“大小姐听说我们家的事情,说来帮我们看看。”
杨叔扯着妻子往门里进,“有啥话我们进去说。”
一众窥探好奇的目光尽数阻隔在木门之外。
江瑜与杨婶颔首示意。
后者注意到牵着江瑜衣摆的念念,“呀,这就是念念小姐吧。”
“杨婶婶好~”
念念乖巧地打着招呼。
杨婶拉着念念的小手,对丈夫摆手,“那你带大小姐去看井去吧,我领念念小姐去喝水吃糖。”
弄堂里灶房是共用的,现在家里男人全出门干活。
只有杨婶还在用灶烧水。
她拿出一个布包送给念念,“这是婶婶做的糖饼,你尝尝。”
“谢谢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