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有妻儿老小,足够放心那种。
未来的大周基建,水泥这玩意儿,多少都不缺。
别说十个水泥厂。
秦布衣要的是百个,千个。
如今的水泥厂,因为是土法烧窑。
所以是人工密集型。
加上矿物运输,人少了还真搞不转。
京都毕竟是京都。
大周人才,人口,都在这一片聚集。
如果不是文管集团搞事情,故意恶心秦布衣。
这里的做工的人手,还能增加数倍。
不过,因为物流体系,还有道路没有完全建好。
运力不够,资源物资也撑不起几十万人。
如今十万到十五万人上工,算是一个极限了。
若是没有西山港,也就是后世的马鞍山港口作为货物周转。
秦布衣还真的头疼。
古代交通不便。
货物运输是个大麻烦。
秦布衣第一时间烧水泥,扩大生产。
就是为了先修路,建房子。
西山工业区的水泥和钢铁厂。
第一要务是将新城建起来。
最起码。
在半年之后,冬天来临前。
十数万人能够有容身之地。
虽说十数万人之中,其实有大部分人,都是周边来的普通农民百姓。
可这些百姓,总归是可以吸纳进西山工业城的。
“路修的怎么样了?”
秦布衣问道。
望远镜里,能够看到就近修了一条八车道的水泥路。
然而远处就看不见了。
“西山城的主体中轴线道路,已经修出来了。”
“五万多人一起修路,一个月时间,五十里的大道,直通西山港口和西山矿区。”
卓阳答道。
“我看这边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
“第一批住房和厂房,在开始建造了吗?”
秦布衣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