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孩子,上了年纪的几只大熊猫,又开始聊起家乡。
“我的家乡,在广元青川的唐家河。”佳佳说,“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在四角湾的倒梯子柏林沟,妈妈带着我去河边喝水。”
“喝完水,踩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因为水流很急,我有些害怕,一直站在河中间的石头上。”
“那时,妈妈已经过了河。妈妈站在岸边催促我,叫我搞快些。”
“可能,就是因为我的磨蹭,致使我被人类发现……我被人类用网兜捉走的时候,妈妈在河对岸焦急的叫着。”
提到妈妈,佳佳的脸上,浮现出眷恋与悲伤。
“人类带走我的时候,妈妈一直在后面跟着,一直哭喊着……”
“别的大熊猫妈妈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本能的选择逃走,但我的妈妈没有。”佳佳说,“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妈妈追在后头,呼叫我的声音。”
年轻一代的大熊猫,对大熊猫的历史过往并不了解。
融融挠了挠头,“这么说,佳佳奶奶,你不是被救助的,而是被抓回来的?”
雅奥说,“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抓走,感觉很残忍。”
佳佳就讲起了1980年的竹子开花事件。
1980年,在四川境内,多地的冷箭竹开花,大熊猫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
在专家的建议下,林业部门对大熊猫采取了保护性的抓捕。
什么叫保护性的抓捕呢?就是对野生大熊猫进行抓捕,再用圈养的方式保护起来。
彤彤用脚脚撑起下巴,“我听到一种说法,说1980年的竹子开花是谎言,为了抓捕大熊猫而编造的谎言。”
“冷箭竹开花,是真的。”佳佳说,“普通竹子60年开一次花,冷箭竹50年开一次花。1980年,四川多地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的确对我们大熊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可是,我们大熊猫采食竹子,又不是冷箭竹一种,像我的家乡唐家河,最有名的是青川箭竹,除了箭竹,还有巴山目竹、雷竹、白夹竹……”
“青川箭竹的竹叶,叶片小,绒毛少,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
佳佳还讲起了唐家河的特色风物,“唐家河有种猴子,叫藏酋猴,小时候,脸是白的,长大了,都是红脸,老了,又会变成灰黑色。”
海乐乐说,“这不是川剧的变脸吗?”
佳佳说,“藏酋猴吃东西特别浪费,在树上摘果子,基本上是吃一个扔一个。”
“猕猴群呢,奉行勤俭节约,特别看不惯藏酋猴的浪费,两边猴群,时不时的,就要干仗。”
“金丝猴长得最漂亮,性格比较温和,跟藏酋猴和猕猴基本不来往。”
永巴说,“我的家乡宝兴,动物和植物的种类都是上千。要说到有特色的动物,那就是马麝。”
“马麝又叫黄獐子,喜欢吃松萝、苔藓、地衣,菊科和蔷薇科的植物……”
“等一下,永巴妈妈”,白朗问,”这个马麝,产麝香吗?”
星灵答道,“雄性马麝有香腺,产麝香的。不过,马麝的产香量,只有林麝的一半。”
“一半,那也有二三十克吧。”白朗向永巴追问,“宝兴的马麝,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哎呀,我离开宝兴都十几年了……”永巴说,“现在宝兴还有没马麝,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