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童养夫的 > 第33小章(第2页)

第33小章(第2页)

如今是八月,天气转凉,之后秋天往冬天过度之时,正是天气干燥的时候,现在把松烟墨做出来,再过些日子正是阴干墨条的好时候。

下午苏壹顺利返回,板车上了拉了不少老松树根。

苏壹今天十分幸运,他去隔壁村的时候刚好看见有一户人家在重修房子,那房子后面有棵老松树,需要连根起了。

松树根因为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平时就连农户家中烧火都不会用松树根。

于是苏壹花了十来文,就把这个大树根搬回家。

回去之后苏壹让驴子先歇一会,再去磨豆子。

第二天回来之后,苏壹则是在家中正房后面,留厕所和种小菜的空地方,做了一个简易的烧火灶。

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几个底部留有圆孔的陶瓮,由大到小的把几个瓮倒扣着垒起来,陶瓮与

陶瓮相接的地方用布条密封。

这样一来,在下方的泥灶膛里燃烧松树根后产生的烟雾,就会飘到上方倒扣的陶瓮里。

这就是翁式烧烟法,烟雾粉末会吸附在陶瓮边缘,而那些粉末就是油烟墨的原材料。

《墨经》有言,古用立窖,于灶面覆以五斗翁。用这种方法收集的原料最后出松烟墨的墨色乌黑无光泽,磨口呈磨砂质感,十分受文人喜爱。

沈从仪蹲在一旁看苏壹做的这些事。

“墨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苏壹点头,“是啊,没想到吧,墨的原材料其实就是烟灰。”

沈从仪想了想,“那咱们家灶房炉膛里烟灰也可以做墨吗?”

苏壹点头,“自然可以。只不过咱们灶房炉膛里的那些是草木灰,草木灰做成的墨没有这个黑,还是松烟做出来的墨品质更好。”

收集烟墨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苏壹收集了一小盆黑灰,接下里就是洗烟。

把烟灰入水,烟灰中的杂质入水沉底,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烟灰,最后把烟灰像个宝贝似的放进了杂货屋里阴干。

于是苏壹的日常生活就变成,上午出摊做生意,下午回来之后做墨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