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熟的面团,里面加红糖包起来,再放进油锅那么一炸。炸糖糕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又不油腻,在现代社会依旧是很多人的心头爱。
炸油饼是把面团弄成圆饼状,在往圆饼的上面覆盖薄薄的一层红糖面饼。
放入油锅一炸,整个饼顿时膨胀起来,做熟的油饼一块咬下去,外表脆甜,里面软糯。
虽然客人变少,但是一些眼熟的常客还是一如既往的捧场,比如对面香料铺子的管事和小伙计。
一个大娘要了两斤油条,“你们什么时候歇摊?”
苏壹把装好的油条递给对方,“这月的中旬就歇了。”
大娘接过东西,笑着道:“你一歇摊,我们就一冬天吃不到油条豆腐脑喽。”
临近中午,两位穿长衫的老人慢悠悠的走过来,坐在摊位旁边的位置上。
“来两碗豆腐脑,六个油条。”
李夫子也是摊位上老顾客了,他有举人功名却没有做官,而是做了教书先生,有二十多年的教龄,育人无数,可谓是桃李满院,十分值得尊敬。
苏壹笑着走过去,“李夫子您来了,我这摊子上新做了东西,您要不要尝尝。”
李夫子来了兴致,“行啊。”
苏壹笑了,“您老都不问问我这里新出的是什么,就让我上,不怕我这边上的您不爱吃啊。”
李夫子笑
着道:“我还就是信你的手艺,今天我可是和亲戚一块来的,让他也见识见识。”
苏壹笑了,“好嘞,请您稍等。”
看着苏壹忙碌的背影,李夫子对面头发同样花白的老人道:“这就是你之前和我说的那个小友?”
李夫子笑了,“怎么样?不俗吧,苏小友完全能称上句学者,朝代历史,人物传记,就没他不知道的。”
李简正看着苏壹忙碌的身影,“看上去像是个读过书的。”
李夫子看着自己这位远房堂哥,“岂止啊,虽然苏小友不说,但我觉得他读过的是肯定少不了。”
苏壹把东西端来,正准备走。
李夫子一下就叫住了苏壹,“来来来,咱们说会话,这位是我堂哥。”
苏壹一头雾水的被人拉着说话,索性今天不忙,他转头朝郭元和马于摆摆手,让他们先忙着。
苏壹朝这位陌生的老人家打招呼,“李老先生好。”
李夫子拉着苏壹说,“咱们上次说到刘邦年老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了。我记得你说刘邦不是选择刘盈,而是变相选择了吕后,我回去思来想去,又翻了很多史料,越想越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苏壹点头,“刘邦四十多岁才生下刘盈,除去大儿子刘肥,没有一个比刘盈年纪长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