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TXT > 第108章苏门答腊岛的集体农庄(第1页)

第108章苏门答腊岛的集体农庄(第1页)

第108章苏门答腊岛的集体农庄

"小陈先生,真的非常感谢你的帮忙!"

"要不是你提供的帮助,我们的集体农庄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正式成立,更不用说运行了!"

李志廉双手紧紧的握着小陈先生的右手,激动的说道。

李志廉没想到来到棉兰一个月就已经成立了第一个集体农庄了。当初他接到,要在苏门答腊的棉兰成立集体农庄的任务的时候,还以为要用很长时间呢!

不过这也耗费了李志廉他们许多功夫,为了集体农庄能够正常运行,南华政府专门从国内调来大量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公务员,和刚刚招募的新人进行配套,以老带新。

在公务人员的带领下,集体农庄的农民花了一个多月才搞清楚农庄的运行方式,至于集体农庄什么时候能够独立运行,没有人知道。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越来越紧张的局势,南华政府立刻做出相应的安排。

除了扶持坤甸的新桂系、援助东印度群岛当地的华人势力、退役大量的现役军官和士兵成为荷澜殖民政府的雇佣军外。

南华政府还打算在苏门答腊岛棉兰地区成立新的据点,以此进一步影响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局势。

苏门答腊岛的棉兰地区是华人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主要聚集地,当地华人的人口数量已经占据了棉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大约有20万人。

除了少部分上层华人经营工厂、开种植园和国际贸易外,绝大部分的华人主要在荷澜人的种植园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

棉兰庞大的华人从事底层工作的人口,可以让南华共和国集体农庄计划能够顺利打开局面。

李志廉来到棉兰后直接向荷澜人购买了有着大量华人工人的种植园,直接一步到位,不用再为集体农庄招募华人了。

"不客气!为南洋华人尽一份力,都是我应该做的!"

"而且家父已经嘱托过了,我会尽可能的帮助你们的。"

小陈先生谦虚的说道,小陈先生从小接受陈老先生的华人教育,他对待南洋的华人一直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原则。

同时,他也对南华共和国在高棉建立的这个集体农庄很感兴趣。为此,他专门从新加坡来到棉兰,在他看来南华的集体农庄很像古代的军屯、井田制、范氏义庄等等模式融合在一起。

南华共和国在高棉建立的集体农庄遵循六大基本原则。

第一,实行财产公有:土地、生产资料、住房归集体所有,个人仅保留生活用品。

第二,实行按需分配:免费提供医疗、教育、餐饮(集体食堂)、住房及日用品,内部无货币流通。

第三,实行平等劳动:成员轮岗劳动,禁止雇佣外部劳动力。

第四,实行民主管理:每周举行全体大会决策集体农庄的重大事务,实行直接民主,23多数表决制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原则性改革。

同时成立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由集体农庄的人民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

第五,实行集体育儿:儿童由公共托儿所抚养,每日仅下午与父母团聚,以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第六,实行自愿加入退出的原则:退出时可获补偿金,体现对个人贡献的认可。

集体农庄的权力机构:全体大会(最高权力)→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专业委员会(生产、文教等)。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步青张先生,也是现在棉兰张家的家主。"

小陈先生向李志廉介绍到,这位张步青是棉兰张耀轩的后人,李志廉想要在棉兰发展离不开张家的支持。

"张先生,久仰大名!"

"以后,请多多关照!"

李志廉向小陈先生身边的张步青打招呼,这位张先生虽然说着流利的汉语,但却是长着外国人的脸。

看来张老先生娶了洋人媳妇,彻底融入棉兰的社会是真的。这意味着,张家在棉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看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动张家在棉兰的利益。

"哪里!是相互关照才对,棉兰的华人也需要南华的帮助!"

张步青谦虚的说道,他帮助李志廉这些南华的人,除了看在小陈先生的面子外,最主要的是南华可以为他们这些苏门答腊岛上的地方豪强,提供武器弹药甚至是军事教官。

要知道,欧洲殖民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态度是极其一致的,和对中原的列强一致原则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