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玄奘大师身后露出一个小沙弥,只见他推着老和尚小声说道:“好虔诚的信众,师祖,我等可要去那里借鉴借鉴?”
可惜恰好此时一片沉默,稚嫩童音被众人听了个清楚。
顿时惹得哄堂大笑。
那位李道长笑言打趣:“若是虔诚到了忘我,便是狂信,而狂信往往是入魔的发端。
来去自如方显正大光明,一味蛊惑人心却是落了下乘哩。”
说罢,还挑挑眉头,意味很是玩味,明显是指桑骂槐,意指佛门同样善于蛊惑人心。
谁知玄奘大师全没当回事,反而拉着小沙弥说道:“那位李道长说的对,修行修的是本心,修的是己身,不是说拉了多少信徒才显得自己佛法精进,莫要迷了本心,本末倒置。”
崔尧没管底下僧道的相爱相杀,兀自继续言道:“诸位可知,那藏人与我等长得一般模样,说来算是系出同源的种族,与其他外人相比,华夏与西藏算是血缘最亲近的分支。
可为何,我大唐没有那么多狂信,反而系出同源的藏人却如此执迷呢?”
底下有人答道:“概因我华夏有圣人教化!”
“华夏礼教完备,神权不可逾越。”
“藏人愚昧!”
“华夏自有传承,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华夏历经百家争鸣,先贤在前,容不得魑魅魍魉。”
……
……
崔尧环首,暗暗点头。
“某家算不得一方名家,也解不了这么大的疑问,不过某家也曾深入研究过一段,对此有些不成熟的理解,今日便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正。”
众人好奇于这种形式,都感觉很是新鲜,所以也不曾起哄,气氛热烈而真诚。
崔尧翻身坐到栏杆上,徐徐说道:“其实,我华夏也不是没有出过邪教,反而数量众多,说是冠绝于万族之首也不为过。
大家是不是很疑惑,若是如此猖獗,为何不显露于世呢?
原因很简单,难以做大!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邪教,往往发端于穷乡僻壤,越是文华不昌盛的地方,就越是多发。
继而便如滚雪球一般,裹挟了大量单纯的乡民,而后就初成规模。
可是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我想问问诸位,这是为什么呢?”
玄奘饶有兴趣地答道:“教义疏漏,不成体系,明眼人一眼便可勘破端倪,所以不成气候。”
崔尧抚掌大笑:“好一个明眼人,大师真知灼见!”
李道长也说道:“不合天道,不符民意,自然为朝廷所不容。”
崔尧同样附和:“对,但凡华夏地掌权者,对于宗教和邪教一向分的清楚……
除了某些脑子坏掉的昏君。”
众人皆知说的是谁,故而默契的笑了起来,除了玄奘大师略有些尴尬。
“我华夏历经三皇五帝,百家争鸣,儒释道三教并举,种种思辨,都是我等族群珍贵的历史记忆,故而我华夏一向明天理,懂人伦。
所以没有谁,能够轻易洗得了我华夏大众的脑子。
说句人话便是,华夏不养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