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短篇惊悚故事集 > 第275章 百草堂之冬瓜(第2页)

第275章 百草堂之冬瓜(第2页)

"姓王的,别装好人了!"刘二狗叉着腰,三角眼扫过满屋村民,"孙老板说了,你们用的冬瓜是陈年老货,早就坏了,吃死了人可别赖别人!"

王雪气得脸通红,攥着捣药杵就要冲上去,被张娜一把拉住。张娜将她护在身后,靛蓝布裙上的药碾子簪子闪着光:"刘二狗,说话要讲证据。这些冬瓜都是今早从李家庄收的,村民们都看着呢。"

"证据?"刘二狗往地上啐了口,"钱老板说了,全镇的好冬瓜都在济世堂,你们这破烂玩意儿,只配喂猪!"他说着就要去掀煮冬瓜的锅,王宁伸手拦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冬瓜好坏,看皮上的白霜便知。"王宁拿起一块老冬瓜,指腹擦过表皮的白霜,"新鲜的有光泽,陈的结霜更厚,药效只增不减。倒是你们卖的驱暑丹,敢不敢让大伙看看成分?"

刘二狗被问得一噎,郑钦文从背后推了他一把,他立刻梗着脖子喊:"少废话!孙老板说了,不准你们用冬瓜治病!再敢用,就砸了你们的药铺!"

"谁敢!"一声清喝从门口传来,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野冬瓜,拳头大小,表皮带着细密的绒毛。她青布裙的下摆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郊外回来。

刘二狗看见林婉儿,气焰矮了半截。上次他带人来捣乱,被林婉儿三拳两脚撂在地上,至今后腰还隐隐作痛。"你。。。。。。你别多管闲事!"他色厉内荏地嚷嚷,脚却悄悄往后挪。

"这是百草堂的事,就是我的事。"林婉儿将竹篮放在石桌上,野冬瓜滚出来,撞在陶碗上叮当作响,"孙玉国要垄断冬瓜,无非是怕大伙知道,他的驱暑丹根本比不上这寻常瓜菜。"

村民们窃窃私语,有人偷偷往济世堂的方向望。刘二狗见势不妙,撂下句"你们等着",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王雪气鼓鼓地捡起地上的冬瓜皮:"哥,孙玉国肯定没安好心,咱们得想办法多弄些冬瓜。"

王宁看着竹篮里的野冬瓜,眉头舒展些:"婉儿,这野冬瓜采了多少?"

"后山摘了一篮子,够今晚用的。"林婉儿擦了擦额角的汗,发间的忍冬簪闪着微光,"但野冬瓜性子烈,用的时候得加三倍生姜中和,不然伤脾胃。"她自小在山里长大,认得各种草药习性,这野冬瓜还是她小时候跟着爷爷采过。

张娜忽然"呀"了一声,拍着大腿:"我差点忘了!去年埋在窖里的老冬瓜,还有十几个呢!"她转身就往后院跑,裙角扫过药架,带落几片陈皮。那是她去年特意选的霜后老冬瓜,挖了地窖埋着,本想留着做冬瓜糖,这下倒派上了大用场。

王宁眼睛一亮。霜后的老冬瓜经过窖藏,水分收了些,药性更纯,正是治水肿的好东西。他刚要跟过去,药材商人钱多多摇着折扇进来了,绸缎马褂上绣着铜钱纹样,一看就透着精明。

"王老板,别来无恙啊。"钱多多皮笑肉不笑,眼睛在药铺里转了一圈,落在那筐野冬瓜上,"听说你缺冬瓜?我这儿有,五十文钱一个,保准新鲜。"

王雪啐道:"你抢钱啊!市价才五文!"

钱多多折扇一合,敲着掌心:"此一时彼一时嘛。孙老板说了,要多少有多少,就看王老板舍不舍得花钱了。"他瞥了眼墙上贴的冬瓜用法,嘴角撇了撇,"说真的,王老板,冬瓜这东西贱得很,哪能当药使?还是孙老板的人参靠谱。"

"钱老板怕是忘了,"王宁淡淡道,"三年前你爹水肿,躺了三个月,最后还是靠冬瓜皮煎水好的。"他走到药柜前,取出本泛黄的《本草纲目》,翻到"冬瓜"那页,"冬瓜,治小腹水胀,利小便,可不是我说的。"

钱多多脸上的笑僵住了,干咳两声:"那是陈年旧事了。。。。。。我就是来问问,王老板要不要货?"

"不必了。"王宁合上医书,"镇上乡亲们自家种的冬瓜,够我们用了。倒是钱老板,做药材生意,总得讲点良心,别让人当枪使。"

钱多多悻悻地走了。王雪看着他的背影骂道:"唯利是图的家伙!"王宁却望着窗外,眉头又皱起来:"他这话提醒我了,孙玉国肯定会在冬瓜上动手脚。"

果然,没过半个时辰,就有村民慌张跑来:"王大夫!不好了!李家庄的冬瓜地被人泼了粪水,好好的冬瓜全烂了!"

王宁心里一沉。李家庄是镇上最大的冬瓜产地,张娜今早刚从那里收了两车。他快步往外走,张娜和林婉儿立刻跟上,王雪也抓起药篓里的镰刀:"哥,我也去!"

赶到李家庄时,夕阳正把菜地染成金红色,可往日挂满冬瓜的藤蔓上,如今只剩些烂得流汤的瓜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粪臭味。李老汉蹲在田埂上,手拍着泥土直哭:"这可是俺们全家的指望啊。。。。。。哪个挨千刀的干的!"

张娜蹲下去,捡起块没烂透的瓜皮,指尖沾着黑色的粪水:"是刚泼的,还没渗进土里。"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土路,有车轮印通向镇子方向,"车辙很深,像是拉了重东西。"

林婉儿走到田边的老槐树下,指着树干:"这里有刀刻的印子,是郑钦文的记号,他小时候偷东西被抓,总爱在树上刻这歪歪扭扭的郑字。"

王宁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已没了怒意,只剩平静:"李老汉,您放心,损失我赔。"他转向众人,"大家帮忙把还能救的冬瓜摘下来,带回去削皮洗净,还能用。"

"王大夫,这都脏成这样了。。。。。。"有村民犹豫。

"冬瓜皮厚,削掉外层就行。"王宁拿起一个半烂的冬瓜,用随身带的小刀削去表皮,露出里面青白的瓜肉,"你们看,这部分还是好的,药效没受影响。"

村民们见状,纷纷动手摘瓜。王雪一边削皮一边抹眼泪:"哥,孙玉国太坏了,咱们告官吧!"

王宁摇摇头:"没证据,告了也没用。"他看向张娜,"今晚辛苦些,咱们做冬瓜霜。"

张娜点头:"我这就回去烧大灶。"冬瓜霜要反复蒸煮晾晒,最费功夫,但药效比鲜冬瓜强数倍,眼下看来,只能靠这个了。

暮色渐浓时,众人背着半筐抢救回来的冬瓜往镇上走。李老汉非要塞给王宁一把新摘的豆角:"王大夫,您是好人。。。。。。俺这就去跟相熟的村子说,让他们把冬瓜都送来,一分钱不要!"

王宁看着田埂上摇曳的冬瓜藤,忽然想起父亲说过,冬瓜这东西皮实,就算被虫咬了、被水淹了,只要根还在,就能接着长。他回头望了眼暮色中的镇子,济世堂的灯笼还亮着,像只贪婪的眼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