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正带着银宝和银宝的父亲郭文忠一块过来,郭文忠手里还拿着一包红糖。
郭里正:“银宝的事成了,这是我送来的谢礼。”
苏壹看见这东西后摇头拒绝,“银宝去李举人学堂读书的事情,我就是提了一嘴,银宝能进去,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争气。”
郭里正笑了笑,“李举人办的学堂,不说是在咱们镇,就是在整个平安府都是排得上号的。普通人家根本找不到进去的门路。要不是你帮忙,让银宝不可能有参加学堂考核的机会。没门路,银宝就是再优秀,也进不去。”
苏壹是真没觉得自己帮了多大的忙,他就是之前带着仪哥儿去李夫子家拜访的时候,顺嘴问了问李夫子的学堂什么时候收学生。
又说村里一个小孩今年六岁整天和仪哥儿一块玩,就连启蒙和算术都是一块学的,如今算术学的很不错。
李夫子来了兴致,就让家里的管事给了苏壹一张帖子,说三天后学堂会招收学生,到时候可以让那孩子过来试一试。
然后苏壹就把帖子给了郭里正,没想到银宝是真聪明,一下通过了李夫子的考教。
“关键还是银宝自己争气,我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您又帮了我那么多次,我怎么好意思收您的东西?”
“我虽然是里正,但归根究底也是庄稼人。我也读过书,知道读书里面的门道,这些年没有急于让银宝
去学堂,就是想给他找个好老师,结果……”郭里正苦笑着摇摇头。
“我两个儿子都不成气,如今银宝能跟着李举人读书,起步就超过大部分贫民学子,若是日后能考上,我们一家也算是熬出来了。”
沈从仪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郭里正,看见郭里正说到希望银宝有朝一日能考上时露出的表情,沈从仪微微睁大眼睛,下意识转头看向苏壹。
但是很奇怪,沈从仪发现,苏壹并没有那种向往又狂热的神态。
沈从仪很疑惑,心中满是不解。
郭里正问,“仪哥儿也要去镇上读书吧,什么时候去?”
苏壹说了时间,郭里正一下就笑了,“正好孩子们的学堂距离不远,上学的时间又相近,以后每天早上就让文忠一块送他们两个镇上读书,晚上再一块接回来。”
苏壹原本也在想日后如何让仪哥儿去镇上读书,至于让仪哥儿每天自己一个人走着去,那是万万不行的,苏壹不放心。
若是有郭里正家帮忙,真是太好了。
郭里正他们走了之后,苏壹看向仪哥儿。
“以后仪哥儿就跟着银宝一块去学堂,彼此之前也有照应。”